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杨宏
领域: 人力资源 
地点: 广东 东莞
签名: █目标/学习/坚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3671
  • 博客访问:3733872

专家文章

2008十大财智失策人物 2009-02-20

标签: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于世界经济而言,无疑是充满了动荡和不确定性的一年。受到来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的影响,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下坡道,关于裁员、减薪、破产的传闻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中国经济也无法独善其身,这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家的命运颠簸,比如杨惠妍、张卫星等人。
  不过,相比之下,更多的企业家却倒在了错综复杂的政商关系上。正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成就了一大批企业家在早期崛起的同时,又成为了牵绊这些企业家们进一步发展的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这正好也说明中国的市场经济离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还有距离,中国的企业家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
  这一年,由于失策,不少企业家经受了炼狱般的煎熬。《小康?财智》编辑部从中选出十大财智失策人物,这中间就有被抓的黄光裕、跳楼自杀的魏东等人。
  黄光裕:“洗钱”被拘盛极而衰
  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
  上榜理由:
  简单地说,黄光裕的被抓应该是属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作为中国的首富,黄光裕一直就没有离开过“被抓”的传言,这一回,终于被传言砸中。
  2008年11月20日,一则“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已于周一(2008年11月17日),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至今无下落。黄光裕的老婆杜鹃和一主要财务人员已潜逃,涉及多起重大案件”的短信开始在家电业内流传。一个星期后,北京市警方和中国证监会的双双证实让“传闻”变成了现实。
  而根据坊间的传言,这一回,黄光裕顺利出来的可能性很小。最新的消息显示,黄光裕的妻子杜鹃也卷入了这一案件,并已经被警方所控制。种种迹象表明,这很有可能成为黄光裕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口。
  黄光裕通过大规模并购,已经确立了其在家电业的霸主地位;在地产行业,黄光裕也大有作为。
  “盛极而衰”,这是39岁的黄光裕万万没有想到的。不过,这却也正好印证了那句被说了无数次的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财智点评:
  黄光裕本人的结局已经不再需要预测,如果不出意外,牢狱之灾几近不可避免。目前来看,受牵连最大的莫过于其旗下的国美电器。
  受黄光裕被抓事件影响,很多供应商已经加大了国美货款的催收力度,这对国美而言,很可能会因此而引发现金流短缺。
  不过,这并不是国美的最大困惑。业内人士最关注的是,失去了精神领袖黄光裕的国美电器,将会走向何方?谁又将接过黄光裕的接力棒?
  从目前来看,以陈晓、王俊洲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很可能取代黄光裕。这与2004年经历了类似创伤的创维黄宏生的做法类似。在黄宏生被抓后,创维集团随即交给了以张学斌为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打理。这样很快消除了黄宏生家族对于创维集团的负面影响,让创维成功走出危机重围。
  马明哲:年薪离谱贡献不够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
  上榜理由:
  马明哲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郁闷很“不明不白”。
  2008年3月20日,平安保险在这一天发布了其2007年的年报。平心而论,平安的业绩并不差。年报显示,2007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 150.86亿元,同比增长105.5%。不过,在这份年报中,引起人们热议的却不是业绩,而是包括董事长马明哲在内的中国平安高管的薪酬。
  根据这份年报显示,平安高层2007年年度共派得薪酬计人民币2.82亿元,较往年同期增长约122%。其中,董事长兼CEO马明哲更是以6600万元,折合每天18.12万元的报酬,刷新了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最高纪录,而此前,马明哲的年收入是1338万元。
  平安高层特别是马明哲身价的集体暴涨很快引发了媒体的非议。20余万人参与的新浪网专项调查显示,有将近83%的网友认为平安高管“贡献不及薪酬”。
  财智点评:
  客观地说,马明哲的6600万元的年薪确实有点高。有好事者做过统计,以普通员工年收入6万元计,马明哲一年的收入,够人家整整奋斗1000多年。即便是在以高薪著称的金融行业,马明哲的薪水也有些离谱。据报道,身为深发展集团董事长兼CEO的著名银行家法兰克?纽曼的薪水也不及马明哲的一半。要知道,法兰克?纽曼好歹曾经是美国财政部的副部长,无论是资历、经验,马明哲与之相比都要逊色不少。
  即便如此,作为外人,似乎并没有必要对此说三道四。毕竟,按照马明哲的说法,包括马明哲在内的高管的薪水都是聘请独立的薪酬公司制定,并经薪酬委员会、股东大会、董事会批准的,并不存在不合法、不合规之处。况且,20年的时间把平安保险打造成为了全国第二大保险公司,并挺进了世界500强,马明哲的贡献确实也不小。
  不过,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如何规范高管薪酬确实也应该成为相关监管部门的一个全新课题。
  魏东:股市大鳄 跳楼自杀
  湖南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长沙九芝堂(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
  上榜理由:
  魏东确实足够低调,直到4月29日在北京跳楼自杀身亡,人们才知道,这个之前在网络上搜索不到一点消息的人竟然是中国金融界的风云人物。
  作为涌金系的实际控制人,魏东掌控着两家上市公司,并在医药、证券、期货等领域广有涉足。据称,其旗下的资产总额达到了300亿元之巨。
  没人能够想到的是,此时的魏东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缘由竟然是心理压力过大,身体欠佳。这不能不让人对魏东的选择倍感痛心。
  据魏东的同学透露,由于早期生病,魏东一直有着很强的自卑心理,“他对事情放不下,要做就要有结果,要承诺就必须兑现。很多事情也许就因为他这样执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以致在后来经常出现在禅院大寺。”
  财智点评:
  企业家自杀在2008年似乎并不是新鲜事。
  不过,魏东的自杀却引起了市场的轩然大波。这是因为他的自杀与涌金系的业绩并没有任何关系。
  与唐万新的德隆系、鄢彩宏的鸿仪系、张良宾的朝华系,以及同为资本湘军刘虹的成功系等帝国最后轰然倒塌的最后结局不同,直到现在,魏东的涌金系都没有出现什么致命危机。换言之,到目前为止,魏东的涌金系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虽然被指精神压力过大而选择解脱,但是仍然有不少业内人士质疑:时年才41岁的魏东真的舍得自己一手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涌金系吗?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变幻无穷的市场,魏东何以能做“常胜将军”?
  “涌金系因刻意经营拥有非常灵通的信息和丰富的人脉资源,能够掌握制度变迁的时机,形成相应的赚钱模式。”在《涌金系上岸》一文中,金融学家巴曙松点破了涌金系的成功另外法门。
  问题是,它会滋生腐败吗?不过随着魏东的离去,这一切似乎已经变成过去时了。
  王益:资本权贵 折戟证券
  1995.11~1999.2,中国证监会副主席;1999年2月~案发前,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上榜理由:
  一次针对地方贷款的审计,将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中国证监会前副主席王益的违规问题拖出水面。
  2008年年初,有关部门审查发现,国开行有关账目存在违规操作嫌疑,上报中纪委查办,此事可能牵扯到王益(此为“王益被双规”事件起因一说)。之后,办案人员顺藤摸瓜,发现王益多年在证券市场存在大量问题。
  据媒体报道,2008年6月8日下午,王益还在宁波参加博鳌现代物流与自由港国际论坛并发言,但6小时后在返京飞机上已被监控,飞机抵达北京后,办案人员随王益至其办公室,正式对其“双规”。
  据媒体报道,2007年,太平洋证券(14.35,-0.08,-0.55%)仅凭证监会一纸文件就离奇上市引起了市场震惊,而这正是王益及其合作者们通过关系网点石成金的一个“杰作”。在太平洋上市前进行的两轮增资扩股中,王益的胞弟胞妹均参与其中,成为内幕交易受益者。王益染指的不止是太平洋,在他被双轨前40天跳楼的魏东是“涌金系”掌门人,而涌金被认为是王益“培养”的最成功的民营机构。
  财智点评:
  今年53岁的王益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后,步入仕途。当过证监会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曾有人这样形容他:一个少年得志、宦海沉浮的副部级高官;一个翻云覆雨的资本江湖大佬;一个附庸风雅、极尽声色的票友……在争议多年后终于被“双规”。
  1999年2月,王益从证监会调任国开行担任副行长,但他并未就此离开证券界,以其深厚的人脉关系成为联系资本市场与证监会官员的桥梁。
  王益的落马,引起了资本市场轩然大波。王益被“双规”是一个投资者和监管层都不愿看到的个案。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王益个案却给予了一个彻底揭开中国证券市场重重黑幕的机会,使得资本市场一直为人诟病的内幕交易和规范监管面临挑战。2008年结束的时候,王益事件还没有最后结果。无疑,在2009年,王益这个名字仍然会是股市里一个尚未消失的话题。
  杨惠妍:股价大跌 财富缩水
  碧桂园集团执行董事
  上榜理由:
  2007年10月《福布斯》亚洲版发布的2007年中国富豪榜上,杨惠妍的个人净资产高达160亿美元,跃居榜首。当时,碧桂园的股价最高曾攀升至每股14.18港元。
  2008年,对于这位年轻女富豪来说却是冰火两重天。随着股票市场下跌,碧桂园股价也出现暴跌,2008年12月22日收盘价仅为1.97港元,一年之间资产规模缩水近8成。在2008年的胡润百富榜评选中,杨惠妍身家也滑落到330亿元,千亿资产1年间便化为乌有。
  碧桂园目前一蹶不振的股价自然是将杨惠妍拖进泥沼的罪魁祸首。更雪上加霜的是,股价下跌还在制造恶性循环。根据碧桂园与投行美林签订的掉期协议,若最终价格低于锁定价格,碧桂园还要向美林支付对赌协议中规定的款项,这进一步加大了碧桂园的浮亏,并直接影响到杨惠妍财富缩水的速度。
  财智点评:
  2007年,杨惠妍以162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中国“首富”。但在2008年,杨惠妍的资产净值下跌至22亿美元,其身后的父亲杨国强与杨氏家族也损失惨重。虽然,面对外界,在回答“不再是中国首富之父有何感想”这一问题时,杨国强依旧洒脱地表示:是与不是,都没有什么感觉。但身家的缩水,却并非只有杨国强父女,而是地产界大佬们时下共同的遭遇。
  这些地产富豪财富缩水,一方面有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造成股市大幅下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跟房地产行业步入周期性调整密切相关,与房地产本身的贬值有关。有统计显示,房地产已成财富蒸发最大行业,上市地产富豪身价在一年间已锐减六成。
  张茵:曾经首富 身价大跌
  玖龙纸业董事长
  上榜理由:
  张茵2007年以253.5亿元人民币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成为闻名世界的女富豪。
  但是在2008年,从“提案门”到“血汗门”再到“破产门”,张茵不经意陷入一个又一个舆论漩涡。同时,全球金融危机更是给高速扩张的玖龙纸业重重一击,在过去的13个月里,从26.75港元到0.7港元,玖龙纸业股价直跌约97%。
  2008年10月底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张茵的排名跌至令人吃惊的第231位,财富只剩18亿元人民币。
  眼下,张茵执掌的玖龙纸业行进到十字路口,面对申请“破产”传言、高库存、拖欠款、高负债……玖龙纸业所面临的这些重大难题,再次将张茵推至风口浪尖。
  财智点评:
  2008年张茵最后一次公开面对公众是在12月19日在洛杉矶接受美国《侨报》采访。张茵在言谈中称,“做生意讲循环,有高潮就会有低潮。”在其看来,危机就是转机,玖龙纸业的第一条生产线就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开工的。
  1996年,在建厂之初,玖龙纸业第一台纸机年产能20万吨,远超当时多数造纸厂5万吨纸机的规模,之后陆续建成10余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投资动辄上亿元。如此大手笔投入,张茵主要靠银行贷款。
  十年来,玖龙纸业给张茵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名声的同时,也为今天埋下了伏笔。在金融危机蔓延的2008年,张茵依然在大力扩张,她似乎已经陷入了不断“求大”的怪圈:不断借贷,不断投产,然后继续借贷,继续扩张。
  也许,屡屡被置于舆论风暴口的心理压力,需要通过事业上永不停歇的扩张,才能得以稍稍舒缓。然而这一高增长、高负债的模式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已然难以为继。
  1996年,张茵在东莞建立了第一个生产基地,次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幸运的张茵及其玖龙纸业熬过了亚洲金融危机。10年之后,历史再次轮回,此次她能否再次安然闯关?
  田文华:瞒天过海 自作自受
  原三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
  上榜理由:
  2008年的最后一天,田文华走进法庭接受审判。田文华作最后陈述时落泪悔罪,当庭鞠躬向受三鹿伤害的患儿及家属和全国人民道歉。有法律人士称,她可能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入刑以来获刑罚最高的第一人。
  从1956年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业合作社,发展到品牌价值近1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三鹿用了整整50年时间。然而,从一个大企业走向破产,三鹿却只用了不到一年。其实,从2008年5月17日,三鹿高层接到产品出了问题的报告算起,到9月12日三鹿被封,这100多天才是三鹿真正的生死抉择期。
  财智点评:
  固然有监管部门的缺位,固然有不法原料供应商的瞒天过海,在原料奶中黑心掺假在先,但有种种证据表明,三鹿集团在明知其产品检出三聚氰胺的情况下知情不报,并且没有停止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产品,三鹿难逃其责。
  1942年出生的田文华从1968年开始进入石家庄市牛奶场(三鹿集团前身)。1987年,她晋升为三鹿集团的当家人。1987年至1995年,三鹿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18年间翻了65倍。2005年12月,三鹿集团与全球著名的乳制品制造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签署合资协议,2006年6月15日,合资公司正式运营。企业连续5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据说,在苏丹红、伪劣奶粉等事件发生后,田文华曾大声疾呼:“如果说制假者出卖的只是良心,那么,执法犯法者出卖的除个人良心外,还有党和政府赋予的职权。”
  看来,田文华并没有真正接受苏丹红的教训。天做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是田文华与三鹿结局最好的注脚。
  张卫星:爆仓出局 梦碎黄金
  高德黄金总裁
  上榜理由:
  从2008年7月15日至8月下旬,张卫星在从事境内外黄金期货交易中,名下各公司亏损1.8亿元,爆仓出局,“高德黄金通”的400余名投资者也在损失数千万后,被迫全部平仓出局。张卫星的黄金梦彻底破碎。部分客户对于高德公司强行平仓的做法感到愤怒,表示要通过法律手段起诉高德黄金,赔偿因强制平仓而导致的亏损。
  梦碎之前的张卫星并非无名之辈,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虽然不是学金融、经济专业出身,但凭借着曾准确预言股市“5?19”行情,一时名声大噪。再加之率先指出中国股市股权分置的危害,提出了全流通解决方案,张卫星更被认为是“散户代言人”。但让张卫星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是,真正让他“家喻户晓”的,是他在2008年8月的大炒黄金期货爆仓出局。
  财智点评:
  此前,随着黄金价格的一路上行,高德公司以及他们的客户赚得盆满钵满。在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张卫星凭借自己的声名,以及高达99%的下单正确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追随者,金价的一路上行,让张卫星始终享受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
  从爆仓后的一言一行看,张卫星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没错,错的只是选择的时机不对。但问题在于,如果只是一个人炒金爆仓,确实不必小题大做,况且这已是他第四次破产。可如果是捎带上400多名信任他的客户和2000多万资金呢?因为一己之见将数百名客户拉下水,失败后即以国际市场为托词,此种借口显然荒谬。面对期市风险时无任何防范举措,血本难回时却仍在寻找理由,张卫星确实在2008年又放了颗“大卫星”。
  李途纯:盲目扩张对赌失权
  太子奶集团原董事局主席
  上榜理由: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李途纯就像坐了一回过山车。
  2007年1月,李途纯宣布完成私募,英联投资、摩根士丹利与高盛联手向太子奶集团注资7300万美元。有意思的是,投行们的巨额投资并没有换取其在太子奶经营管理上的话语权。李途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人事结构和管理方式,遇到重大问题还是李一个人说了算。
  这个时候的李途纯用春风得意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获取巨额资金后的李途纯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肆扩张,这直接导致了太子奶日后现金流紧张,负债重重。
  2008年11月21日,太子奶集团发出公告,称各股东已达成协议,决定共同向集团增加投资,化解资金危机,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等外资受让李途纯此前所持太子奶全部股权。同时,被迫出局的李途纯将出任太子奶集团名誉董事长。就这样,一向强势的李途纯彻底把其一手培养大的太子奶拱手送人。
  财智点评:
  曾经希望把太子奶做成“千年企业”的李途纯,如今身陷资本方“对赌门”,成为创始人出局的又一案例。
  李途纯在获得海外资金的同时,也获得了另一份“协议”: 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就是这份协议,让李途纯走上了不归路。
  喜欢冒险的李途纯和他一手带大的太子奶最终受困于投行的“对赌条款”,不但他本人对企业失去控制权,而且整个企业也陷入艰难重组、前景不明的尴尬局面之中。是他时运不济,遭遇经济低迷,还是他骨子里有浓重的“赌性”,注定要遭遇巨大的风险呢?
  荣智健:炒汇巨亏 遭到调查
  中信泰富集团董事局主席
  上榜理由:
  2008年,中信泰富炒汇巨亏155亿港元,这引起香港和内地一片哗然。
  2009年1月2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证监会确认对公司展开正式调查,涉及17名董事。包括荣智健、其长子荣明杰及集团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以及七名执行董事和七名非执行董事。丑闻爆出后,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辞职,荣智健之女荣明方被纪律处分。仅仅一天之后的1月3日,《福布斯》推出2008全球富豪“身家缩水榜”,荣智健不幸入围,身家从2008年的30亿美元狂跌到现在的7.5亿美元,缩水75%。
  财智点评:
  从1986年正式加盟中信(香港)之后一系列大胆的收购动作,荣智健就让人看到了他敢于冒险,有魄力,雷厉风行的一面。
  中信泰富的澳元期权交易公布后,业内人士大多批评荣智健的做法过于冒险。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荣智健对金融衍生品不熟悉所致。透过荣智健的一系列投资,不难发现,其中大部分皆为实业,很少涉及金融。用实业投资的理念来做金融衍生品投资,是荣智健的最大失误。
  荣的失败也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在这种灾难性的后果面前,类似的商业机构实在有必要针对衍生工具业务的特点,建立专门的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改善公司的结构,完善操作程序,分清套期保值与投机的差别,严格控制投机交易,从而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编者按
  2008年似乎注定要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印记:2008年初当中国被急剧攀升的物价上涨和经济过热困扰时,雪上加霜地接连发生了“雪灾”和汶川大地震,当中国的灾情基本稳定,全力并成功举办奥运会之际,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金融危机爆发。我们也正在经历和感受到由于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绝无仅有的艰难困境。
  但我们也看到,在面对各种挑战的时候,有些商界精英励精图治,最终淘去万顷黄沙始见真金,仍然造就了一个个创富神话。《小康?财智》编辑部从中选出十大财智人物,这中间有看空股市、清盘离场的赵丹阳,也有卖掉汇源、一箭双雕的朱新礼等人。

类别:人才战略 |   浏览数(3574)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